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看,亚洲天堂一区二区,亚洲精品视频一区,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

          首頁 > 部門集約 > 河源市地方志辦公室 > 地情研究
          雙城一氣,三郭平畦,1500年來的——
          河源創(chuàng)城記
          發(fā)布日期:2024-09-12 09:33:42 來源:本網(wǎng) 作者:凌麗 閱讀人次:-
          【字體大小: 默認】  分享




           ■河源雙城一氣圖 來源:同治《河源縣志》


           ■2022年1月底竣工開放的上城東門 凌麗 攝


           ■南朝齊時,“河源”之名出現(xiàn)在地圖上。 來源:譚其驤 《中國歷史地圖》

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1500多年前,河源建埠,縣治在上城。明朝200余年間,縣治遷至下城。上、中、下三郭地,為河源邑民聚居地。為避水患,明萬歷年間,歷時12年建設(shè),上城重建,縣治重歸上城,民眾亦陸續(xù)隨之遷入。


          河源縣城為何設(shè)在這里

                  “建都設(shè)邑,必在山水會聚之處,其控馭所及,得久遠不易者,亦由形勢拱護而然。”(清乾隆《河源縣志·輿地志》)河源縣城所在地,便是山水會聚之處,且“適當惠屬中央,諸邑包裹其外”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河源縣城即今源城區(qū),地勢南高北低,南部丘陵起伏,中部和北部是河源盆地的中心,地勢平坦,新豐江從西至東流過,與東江匯合,東江從東至南流入紫金臨江。氣候溫和,常年氣溫維持在21.l°C左右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河源城外有兩條江,一是東江(又稱大江,舊稱龍江),二是新豐江(又稱小江),在龜峰塔邊合流,蜿蜒流向惠州、東莞。其實這兩江每一段還有不同的名字,如神江、槎江、寶江等。

          新豐江、東江合抱之處,便是河源縣城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河源縣城,即今之源城區(qū)上城、新江兩個辦事處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河源城區(qū)范圍大幅度擴大,新豐江以南,也就是原河源縣城所在地,如今人們稱之為“老城區(qū)”;新豐江以北,人們稱之為“新市區(qū)”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現(xiàn)在源城區(qū),因境內(nèi)東江、新豐江的切割,全區(qū)分為三塊,其中老城區(qū)、高埔崗和埔前為一大塊,東埔街道和源西街道為一小塊,源南鎮(zhèn)的勝利村與和平村為一小塊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按《源城區(qū)志·自然環(huán)境與資源》載,源城區(qū)(原河源縣城)位于珠江三角洲與粵東北山區(qū)的中間地帶,河源市的最南端。源城區(qū)境內(nèi)大部分處于河源盆地內(nèi),北部和東部為東江和新豐江沖積而成的東埔小平原,中部為丘陵,南部為東江沖積而成的埔前小盆地,西部為山區(qū)。

          源城區(qū)自然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大部分地區(qū)地勢平坦,土地肥沃,水源充裕,氣候溫和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但有時也發(fā)生水災(zāi)、旱災(zāi)、風(fēng)災(zāi)、霜凍、病蟲害和地震等自然災(zāi)害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正因為地勢平坦、土地肥沃、水源充裕,氣候溫和,這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。古龍川設(shè)縣后,這一帶人口慢慢增多,700年后,設(shè)置了河源縣,縣治就在這兩江環(huán)抱之地。
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為避盜擾  上城被棄

                  河源縣城,有兩座城,一個是上城,一個是下城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建縣之初,縣治在上城。雖然隸屬的州郡府時有變化,但上城成為將近1000年的河源政治、經(jīng)濟與文化中心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宋代以前,河源的城是壘土而成的,城很矮,普通人都可騰躍而上。(明李維楨《尊德祠碑記》)

                  護城河并無水源。有司曾從紅朱門筑壆開塹,東起高風(fēng)坑,西至佛跡潭,以排閘蓄水。沒有水源的河易枯竭,何姓左丞鑿了今雙下壩的巨石引了一道渠,但那渠也流不長,易堵塞,且淺,不用拉起褲管就能過。這樣的城形同虛設(shè),強盜不時來河源城里打家劫舍。(李維禎《尊德祠記》)賊寇們走了,“遺民”依槎水而居,是為三郭——上、中、下三郭,因以為縣。現(xiàn)在的上角、下角,即是原來的上郭、下郭。郭,外城之墻,造郭以守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到了元末改朝換代之時,大軍往來,刀光劍影,血肉橫飛,上城的城墻也塌了,房子也燒了。至元二十五年,河源有亂軍首領(lǐng)李滿林率兵據(jù)城作亂,東莞人何真率義兵前來將其平定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本地土豪曹文昌、黃彬,汲州土豪廖仁等聚眾作亂,自稱元帥,被征南將軍廖永忠剿滅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從戰(zhàn)亂中恢復(fù)喘息的河源人,開始戰(zhàn)后建設(shè)。天下初定,到處仍有賊寇,也需要筑城防寇。可是,城墻并不是那么容易修的,沒有完好、堅固、高大的城墻保護,就有一些強盜跑到上城來搶劫,人們的生命財產(chǎn)受到了威脅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故城(上城)為河源千戶所,則是明初的事情。城有兵無民,兵不足以充實河源城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縣丞鐘鎰于中、下廓間濱江地建筑下城,以避盜擾,以故城(上城)為河源守御軍堡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,守御千戶高聞、百戶曹貴始建下城城墻,墻高1丈2尺。

          那時,河源縣的縣治,就開始遷往下城,徙建于城西壽春寺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為避盜擾而建的下城,歷經(jīng)了幾次維護、增高。弘治五年(1492年),簽事袁慶祥認為城墻太矮,核準縣城城墻增高3尺,為1丈5尺,城周450丈,北、東、南為門,上有炮樓,池深7尺。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,有盜賊潛入縣庫,簽事尤瑛復(fù)修城高3尺,計城墻高1丈8尺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自元末至明代隆慶年間的200多年里,故城(上城)已成荒山野嶺,蒿萊遍地,鳥獸橫行、人跡罕至,肥一點的地被人耕作了田,瘦地成了亂葬崗。


          為避水患  重建上城

                 下城地低,每有大雨、暴雨,就汪洋如海,城中廬舍被淹,水患頻繁,平民生產(chǎn)生活受到嚴重影響。明成化年間,河源同知黃冕在一次洪水(1485年)后寫了一篇文章:槎江平時看起來那么溫順而淺,似乎一葦可航,誰知道久雨積澇之后,竟然驚現(xiàn)洶涌巨浪,河源城與低地幾乎遭滅頂,只看得到周邊嵯峨的山,“東埔廢春耕,黌宮息弦歌”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黃冕之后數(shù)十年的嘉靖年間惠州知府李玘,到河源視察后寫了首五律詩慨嘆道:“曉發(fā)河源縣,陰云白半城。遙看楠樹色,忽聽鷓鴣聲。地下常憂水,山窮易弄兵。割符深帝念,渤海亦儒生。”第三聯(lián)“地下常憂水,山窮易弄兵”,點出河源城面臨的兩大憂患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明隆慶五年初夏,下城遭遇大洪水。五月初一,一日一夜的時間,河水暴漲三丈。人們本該使用舟楫逃離洪水,可是禍不單行,明代特有的“狼兵”( 起源于明朝中期,是當時壯族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)搶船,人們之前就把船藏得遠遠的,以防船被“狼兵”搶走。于是在發(fā)洪水時,人們就沒辦法用船了,有100多人死于這場洪水中,城中有姓鄺和姓曹的兩個家庭家破人亡。洪水退后,被洪水弄得烏煙瘴氣的城里發(fā)生瘟疫,又死了100多人。一場洪水,就讓下城死了200多人,在    人口甚少的明代河源,這是個很慘重的損失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河源縣令福建莆田人林大黼向惠州府報告后,領(lǐng)了400石米賑災(zāi),縣里有存糧大戶的,林大黼讓他們用平時的價錢,將米糧賣給災(zāi)民。這樣,很多災(zāi)民都吃上了飯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下城不安全,地勢低,時不時就遭水災(zāi),這讓人怎么生活?能不能有一個稍微高一點的地方可以居住?為使百姓不屢遭洪水之苦,居家有所,必須從長計議,以求一勞永逸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很多人就想起了那個廢棄了200多年的上城,包括“槎城之魁”李燾的父親李學(xué)顏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李學(xué)顏與教官莫文泰、瑤官謝成學(xué)、監(jiān)生鄺京壽、長老邱鳳等為首倡,向縣令,得到180余人的積極響應(yīng)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人心齊,泰山移。林大黼見如此,又向惠州府報告,申請遷徙縣治,獲批。于是先筑四門城樓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兵備副使王化考察200年前的舊城基后,帶著邑人斬荊棘、驅(qū)野獸,又占卜風(fēng)水,建治于上城西隅,東向,風(fēng)水是“枕桂山以抱兩江,以下城為案”,但沒來得及進去住。為什么?因為人們?yōu)暮蠓浅8F困,一時不能遷居,而且又有所恃,都拖延著沒搬進去。縣衙也就沒有搬過去。(李燾《遷縣始末記》、同治《河源縣志》卷二)

          明萬歷年間  千年縣治終恢復(fù)

                  縣治最終搬回上城,是在明萬歷癸未(1583年)正月初六。這時,河源已換了數(shù)任縣令。

          1578年,新任縣令曾守愚向分守少參李盛春請示,縣治是一個地方的命脈所在,要辦許多公事都要有地利,筑好城墻,以永圖保障。上城地勢高峻,風(fēng)水也好, 可以長久。前代城墻不堅,規(guī)劃不完備,城才不能長存。

                得到同意續(xù)建城墻的回復(fù)后,曾守愚帶人丈量新城,周圍700余丈。又做修復(fù)城墻、馬路、窩鋪(棚子)、衙宇、庫獄、學(xué)宮等項目的預(yù)算,工程浩大,至少要萬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但河源官民下了決心,一定要排除萬難,爭取勝利:“要做大事,必有辛勞。”不夠錢,就開源節(jié)流,官民捐資。巡按廣東監(jiān)察御史龔懋賢曾目擊洪災(zāi)的可怕,捐出400金,以作工人工資。他的后任詹貞吉,也曾為此捐資。

                曾守愚精打細算,怕錢不夠用,想把上城的東南角截去補修,惠州知府宋堯武勸止,仍舊以元代以前的舊基筑城。

          那么,明萬歷年間修好的這個縣衙,是怎樣設(shè)計的?李燾《遷縣始末記》有詳細記載:

                 坐北向南,大堂四楹,左為幕廳,兩房科各八楹,前為儀門,儀門前面是鼓樓。進大門后,是知縣廨(又稱正衙,是知縣辦公及與知縣近身的幕僚、師爺們的辦公場所),左為主薄廨,儀門外的左邊,是典史廨,儀門外之前為獄,右邊是土地祠,祠后是迎賓館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知縣和主簿、典史等官吏辦公的縣衙算是做好了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李燾盤點這次修城的資金來源,有稅收,有捐款,有軍餉,有賣米的,有田賦等等:城中地價銀(愿遷入城的人家購地之款)3000兩,士民義助400金,軍餉180金,餉米價銀560兩,贖鍰(贖罪的銀錢)174兩,牛稅540金,藍能賊田價銀1500兩,長寧賊田價銀2000兩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這些錢還不夠,曾守愚又陸續(xù)設(shè)法籌措了不少。李學(xué)顏捐出了自家上好的田地,“不惜破產(chǎn)為倡”。 邑紳謝成學(xué)、文回、莫文泰、李乾、李恩等再次捐款,并參與城墻監(jiān)工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可惜,城還沒做完,曾守愚就調(diào)離了河源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萬歷壬午(1582年),河源城發(fā)大水。距離上一次大水災(zāi),已有11年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1582年的水災(zāi)比11年前的大洪水危害更烈,藍溪、義合的山洪洶涌,甚至把一座山都移動了30余丈,溪谷填塞,良田千余頃被淹,上、中、下三廓泡在水里的房屋,不下千間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分守嶺東道胡時化聽說河源遭受特大水災(zāi),過來視察,看見人們生活困苦,心下惻然,上報總督兩廣軍務(wù)兼廣東巡撫陳瑞,陳瑞給餉200金賑災(zāi),又讓接任曾守愚的河源縣令湯民仰,率民眾趕緊遷入新城上城。李學(xué)顏因之前“石獅李屋”已基本建好,年底時,率先遷入上城。其他士民見到邑紳帶頭,也都跟著一塊遷入新城。之前不愿遷入的民眾,經(jīng)過大洪水后,后悔當初未早作打算,于是紛紛在上城建房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經(jīng)過半年的完善后,歷時12年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建設(shè),歷經(jīng)幾任縣令,上城建城終于完工。明萬歷十一年正月初六日(1583年1月29日),春節(jié)剛過,縣衙正式遷入上城。隨后,民眾陸陸續(xù)續(xù)遷入。(明李燾《遷縣始末記》)

                 那天,李燾站在上城東門城樓上,看著嶄新的城墻與上城,感慨萬千。河源人克服了千難萬難,才將新城做好,但他的父親李學(xué)顏是看不到了。他寫了一首《登城東樓有懷》:“五色云呈考卜初,經(jīng)營三紀竟何如。道旁誰定千年策,湖里空浮萬頃余。縱目東樓天作畫,乞靈西桂草為廬。聊將一堵興閭里,先子成城意不虛。”

                 從此,河源縣上城、下城并峙。上城遂為公署、倉庫、監(jiān)獄及義學(xué)肄業(yè)重地,而下城為學(xué)宮、萬壽宮慶賀重地。(同治《河源縣志》卷二)

          抗戰(zhàn)期間  城墻被拆毀建路

                 民國廿七年(1938年)7月28日,時縣府被日機炸毀,遷下城崇報寺(今城市中心花苑)作臨時治所。1940年秋,為方便居民疏散防空,有司拆毀了上城城墻和5座城樓,上世紀50至60年代,拆除其余墻體,修為環(huán)城路。目前,源城區(qū)上城環(huán)城西路李氏懷仁堂后面仍保存有較完整的一段城墻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下城城墻、門樓或毀于清末民初,民國后只有城墻 斷壁殘垣,今下城公園路至中山路8號碼頭舊址,是下城的城墻舊基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2017年11月,在上城環(huán)城東路升級改造和鱷湖截污工程施工現(xiàn)場發(fā)現(xiàn)很多青磚,經(jīng)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勘察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磚多為明、清至民國遺存。經(jīng)現(xiàn)場發(fā)掘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小段殘存的明代古城墻地下遺址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2022年1月底,新建的上城東門竣工開放。



          (轉(zhuǎn)載  2022年06月12日  河源日報河源史志欄目)


          轉(zhuǎn)存圖片